目前分類:留台大小事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為什麼會轉到文藻叻,可能就是緣分吧!當時就想轉到高雄來,找一找學校覺得學語言好像也不錯,就報了轉學考。來到文藻考試的時候,就愛上了這個校園,覺得這個校園很漂亮也有很有氣質。走在學校裏好像那種純情的校園愛情電影畫面(?!)


/ 文藻外語大學正氣樓

【東方建築西方文化的融合】
也許是校園建築的關係,我們學校的正氣樓很漂亮,就是那種中式傳統的建築,很東方的感覺。

很多建築上面都會有一個十字架,那是因為我們學校是天主教的吴甦樂學校,是由修女創立的學校,學校裏面還有一個神聖的詠穌堂。我在轉學生祈福禮的時候去過一次,覺得在裏面有一種很寧靜舒服的感覺。

文藻很強調serviam的精神,也就是服務的精神,學校也有規定畢業的服務時數必須達成32小時。


/文藻外語大學正氣樓

【歡迎來到文藻女大?】
如果要說文藻的特色,大概就是女生很多吧!在六十人的一班裏有十個男生就好偷笑了~也許是因為以語言為主的關係吧!

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是,文藻是以五專起家,後來才轉大學的。我也是後來才知道五專這種制度的,就有點類似高中,但是要唸五年,之後再上二技或是轉插大。

所以文藻就有點像是高中版的大學,高中年紀的同學和大學生共用一個校園,學校的點名制度也很嚴格,每一節課都要現場點名。很多社團也都是五專生和大學生一起參加,但五專生就有一些點名的要求,而大學生相對比較自由一些。


/夜晚的文藻


/另一個方向的正氣樓

文藻還有一點比較特別的是學校有會展中心,就是會接洽一些會展的活動這樣,聽說在業界還蠻有名氣的。我目前也是文藻的會展志工啦,現在也有唸著會展學程,也許未來會發展成一個專業的科系也說不定。

因為語言這種東西需要一些技術補助,單學語言就少了一些什麼,畢竟其他人不是語言科系的語言也不一定比你差,所以我覺得語言學校還是可以開一些其他的科系,起一些輔助的作用。

雖然其他科系不一定是最優秀的,但我們也可以籍由選修來學一些自己有興趣的東西,因為很多人都是上了大學才發現與自己想像中的不一樣,之後慢慢摸索出自己的出路。就像Steve Jobs如果不是選修了字體設計課,現在的apple也不一定會那麼注重美感吧?


/ 文藻聖誕燃燈禮

【學校重視的聖誕節】
每一年的聖誕節學校都很重視,學校會在操場佈置一棵14尺的巨形聖誕樹和馬槽,辦了一系列的慶典活動,然後把校園弄得很漂亮。在操場周圍的樹上掛led燈,總之就是很有氣氛。

還有每年的燃燈禮,去年就有請同學手拿蠟燭拼成星星的形狀,我在宿舍的頂樓看下去很壯觀。聽說今年還有請著名的鋼琴家,也是文藻的校友維若妮卡來表演噢!但我當時錯過了QAQ

總之文藻真的很漂亮,小而美。
學校建築圍繞在操場的感覺很好,下課時大家穿越操場的畫面就是很有校園氣息啦!


/ 文藻宿舍頂樓俯瞰

歡迎大家來到高雄可以來文藻走走,順便看看正妹!哈哈哈 不是說我啦XDD 羞(*/ω\*)

jeanpang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當時是抱著設計夢想飛來台灣的,一心幻想如果自己可以設計出那些產品,當個帥氣的設計師,一起討論設計的想法,多麼爽的感覺!XDD

自己上網查了好多資料,一開始原本想唸實踐的,而且那時想的還是工設XDD 以外籍生的身份自己報了實踐、北科大、朝陽的工設,後面兩所都有錄取我,但最後選擇雲科的創意生活設計系。因為聽起來就是個很好玩的科系,把創意融合在生活的港覺,其實真的是蠻好玩的啦!況且雲科的設計在台灣也排名前幾名的。

為什麼那時會想唸設計呢?自己常常有很多想法,很想親自實踐出來吧!但設計是需要想法跟技術兩者兼具的東西。

在雲科我做了蠻多以前沒做過的東西,創設要做的東西太廣了,可以說是一個練設計腦的過程。從平面、產品到建築都必須涉獵,以及所有跟設計有關係的東西。

記得第一次評圖的時,看著大家的作品全部展在走廊上擺得美美的,燈光打下去,教授走過來,學生一個一個輪流講解自己的作品,那種感覺好特別!因為畢竟是第一次經歷那麼壯觀的場面,大家的作品都超,水準很高,不管是畫畫或是設計都是,不愧是設計名校。


/ 第一次評圖,青澀的作品XDD

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台灣的技職制度,台灣的中學教育除了高中之外還有高職,就是比較專精於一些技術,比如說設計群的有圖文傳播科、服裝設計科,或是其他的學群等等。
 
相對來說,如果你已經知道自己的方向,就可以提早進入該領域,像以前班上很多設計科的功底都很強,我永遠都望塵莫及啊~T^T 只是有想法而做不出來的份……

當時真的做了好多好多東西,每一次作業都是接觸新的東西,像一開始做的這種比較基本功的東西,就是到校園拍照,拍學校的建築物,解構之後變成幾何,再用平塗的方式上色。


/ 校園建築結構作業

話說這張也要我的命啊,應該是說在創設的每一個作業都要我的命……進入創設之後都是半夜三四點睡,提報的前一天做到早上七八點看日出是必備,基本上大部分的設計人都是過著這樣爆肝的生活。因為設計真的是一份需要花很多心思與時間的工作,除了絞盡腦汁的構思,還需要親自動手做。

記得有一份作業是建築的,需要畫3D圖和做模型,以前從來就沒有畫過,也沒有上過課,自學了就要直接畫出來了,根本超痛苦的!

最痛苦的還不是這個,是做模型,看似簡單的模型花了我們多少的時間啊……忘記連續做了十多個小時還是多久了,那時還一度做到意識模糊還一直自己笑……
(看右下角淩亂的畫面就能想像到做模型的慘烈了)


/ 建築作業

還有每年校慶的創意市集也是作業之一啊~就是要自己做東西擺攤賣,做什麼都可以,只要賣得出去就好。那時我們是做項鏈,扣除成本也沒有賺到什麼,就賺到一個特別的經驗吧XDD


/ 創意市集作品發表



/ 手縫服設計工作坊


/ 第一次的基礎模型作業
當時也是一個看日出的概念,我還記得第一道陽光照在模型上的畫面……)


/ 大型稻草藝術品製作

還有很多很多很多……要等我找一下硬碟裏的照片了。商品主視覺設計、燈具、雜誌製作(採訪與設計一手包辦)…有趣的字體設計課、電影課…帶給我很多好玩的經驗!

奉勸想唸設計的人真的要三思,尤其是像我這種之前完全沒接觸過的人,真的要很有熱忱才有辦法繼續撐下去。

問問自己:「當興趣變成職業的時候,還會是你原本喜歡的樣子嗎?」

想到以前每次聽到新作業公佈的時候,內心是充滿緊張和焦慮的,因為每一次的作業都必須重新開始自學新的東西,而且沒有人會教你怎麼做,只能靠自己一點一點摸索。

在這裡學到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自學,不管想學什麼就自己摸索,不會的就自己學,學會了就是你的。

這些經歷是噩夢也是美夢,但慶倖自己能擁有這一段特別的過程。讓我現在有點設計底子的確是加分的 o(●´ω`●)o

下一篇就來寫文藻生活囖!
【文藻生活鏈接請點以下】
http://jeanpang93.pixnet.net/blog/post/188919568

jeanpang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要從哪裡開始寫呢 (๑¯∀¯๑) 好問題~~

就從我為什麼選擇來台灣留學開始吧!其實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下上百次了~(可能上千次也有?總之是認識必備開場白就對了)下次有人問我就直接拿這篇給他看好了XDD

我回答的時候一般都是說環境的大因素,就是為什麼馬來西亞華人那麼喜歡來台灣留學這個問題。基本上就會說馬來西亞華人啊,其實都受台灣流行文化影響,舉凡音樂電影電視劇書籍雜誌等等等……很多人的偶像都是五月天九把刀諸如此類的,可以說馬來西亞華人都還蠻嚮往台灣的……

但這臺詞我已經說膩了 ╮(╯_╰)╭ 就來說說我個人的故事吧!某年某月某一天,我在書局架上買了一本台灣設計雜誌,發現裏面有好多有趣的東西,許多設計產品、有品味的咖啡館、有趣的講座,但是都沒辦法去 T^T 就開始幻想如果自己在台灣多好~(不好意思我這個人很喜歡幻想XDD)

可以親自去走一走這些地方,去參加這些活動還有講座,順便發生一下台灣偶像劇的情節,跟台灣帥哥……(*/ω\*) (現在是跟一個走向崩壞的台灣帥?哥在一起了,算如願以償嗎?!)或是可以在路上遇到明星偶像的天真想法……

ok回到正題~當初本來也有其他選擇,譬如新加坡,或是留在國內,但我就是想出國看看……我們這裡從小看新加坡電視臺長大,新加坡文化跟我們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,歐美那些倒是沒想過,畢竟沒出國過第一次就去那麼遠,語言又不通會害怕,而且開銷也比較龐大。

其實就是真的蠻想體驗台灣的生活啦!嚮往藝術設計文化蓬勃的台灣,而且生活交通方便,捷運公車比我們這裡方便太多了!

再來台灣都說華語,所以完全不會擔心語言障礙什麼的,也有很多馬來西亞學長姐在台灣,有什麼問題隨便都有人可以抓來問~

想當初媽咪也是堅決反對我來台灣的,一方面覺得很遠,一方面可能怕我去了就不想回來了XDD 但那時申請到台灣獎學金所以最後還是抗戰成功~~

在台灣的生活可以分成兩個階段~
第一部分就是在雲科的設計夢啦!
接下來就是現在的文藻會展夢(?!)

當時一開始是抱著設計夢想飛來台灣的,一心幻想如果自己可以設計出那些產品,當個帥氣的設計師,一起討論設計的想法,多麼爽的感覺!XDD







因為故事也蠻長的,另外再寫一篇好了~XDD
【雲科設計系生活鏈接請點以下】 
http://jeanpang93.pixnet.net/blog/post/188813590

轉學過後,很多人知道我從雲科轉來,瞪大眼睛說:「你為什麼會從雲科轉來?!雲科耶」

但我不覺得怎麼樣,畢竟生活是自己的,選擇沒有好或不好,只有適不適合而已。

沒有繼續唸設計系,其實也不代表自己對設計完全沒興趣了,也不能否定在雲科的生活對自己沒有幫助,反而是有設計的底子讓我做很多東西都很方便。

像是設計簡報、邀請卡、名片什麼的,還有文宣的東西都有一些概念,對於活動的設計也有不同的想法和創意。

除了唸的科系不同,一方面文藻在高雄,生活也比較市區。在雲林除了學校之外就真的是田野生活,騎腳踏車在田間還挺悠游自在的~

在高雄就比較市區,也比較多機會參與到台灣社會的活動,像我後來跑去駐唱表演,也是因為在高雄才會比較多這類的機會。

下次再來寫篇高雄生活好了XDD 
不然越寫越長大家會懶得看~
【高雄生活鏈接請按我】(待補充)


jeanpang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距離上次寫的文章已經半年了,那時貌似是暑假太閑,寫了一篇就荒廢到現在XDD 其實想整理部落格很久了,最近在想部落格的主題和對象要放在哪裡,現在就來規劃一下吧!

目前想以「大馬人在台灣的生活」和「馬來西亞華人」為主,寫文化差異、生活觀察等等~
對象是:
1. 想瞭解台灣留學生活的大馬人
2. 想瞭解馬來西亞華人的台灣人
3. 想瞭解我的人 (?!) (・ิω・ิ)
4. 有趣的生活經驗分享
歡迎隨便逛逛交個朋友囖!

但怕自己之後會荒廢這裡~~希望可以養成至少一個禮拜update這裡一下。想籍由寫文章整理自己的想法,當個文化交流的橋樑,分享一些有趣的事物!順便提醒自己,時時stay awake!


/ 攝於墾丁


jeanpang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在台灣“闖蕩”了三年,漸漸適應了台灣生活的步伐,但在交談時偶爾還是會因為些許的『馬來西亞腔』而被發現:“咦?你不是台灣人噢!” 之後便會伴隨著形形色色的問題。“你是馬來人嗎?還是華僑?” “你怎麼中文說得那麼好啊?” “為什麼會想來台灣呢?” “好勇敢噢!你不會想家嗎?”

現在,就讓我來一一為大家解答心中的疑惑吧!

 

(一)我們不是馬來人!我們是馬來西亞華人
台灣本土的種族是以華人和原住民為主,大部分媒介也是採用華文,所以比較無法了解馬來西亞『多元種族』的概念,以為馬來西亞人就等於馬來人,前者指的是國籍身份,而後者指的是種族身份。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和文化的國家,主要三大種族是馬來人、華人和印度人,還有其他少數民族如伊班人和卡達山人等等。不同的種族有種不同的語言、文化、宗教和膚色,從外觀就可知一二。

到台灣留學的大馬人,指的多數是馬來西亞華人。我們從小就要學至少三種語言,華文、馬來文和英文。馬來西亞的國語,也就是官方語言是馬來語(馬來文),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學馬來文。華語是我們的母語,華人在家通常也以華語溝通,所以我們的華語程度也算不錯的。只是大馬教育採用簡體中文,但我們報紙的標題卻是用繁體,我們常常閱讀的書籍,也是從台灣引進的,所以對於繁體也不致於太過陌生。那英文就不必說了,因為是國際語言,所以也列入學習範圍內。再加上許多方言,如福建話(閩南話、台語)、廣東話(粵語)、客家話等等。

HQBN090805B03.JPG  

(照片来源:http://news.sinchew.com.my/photo/node/752)

(二)為什麼想來台灣呢?

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大馬的中學教育體系分為:『全津貼中學』國民中學與國民型中學及『不受津貼』的獨立中學(獨中),這部分又牽涉到華教史了。獨中是馬來西亞特有的教育體制,由於華文是非官方語言,華文中學在馬來西亞獨立後就全被改制為國民型中學,而不接受改制(保留中文)的就稱為獨立中學,必須在經濟上自力更生,所以獨中成為民辦的教育體制,而獨中也延續了華教(華文教育)的傳承,獨中的師資也大多來自台灣畢業生。再加上嚮往學長姐在台灣大學的校園生活多姿多彩,許多人都選擇來台灣體驗留學生活。

在中文影視媒體方面,台灣樂壇、電視劇(綜藝節目)、電影算是對大馬華人影響蠻深的,大馬華人幾乎都認識台灣藝人,也是聽台灣中文歌曲長大的,對於台灣也多了一份嚮往,再加上電視常常播出台灣的旅行節目,也讓大馬華人更加認識台灣。在大馬中文書籍市場方面,台灣出版也算是佔有一席之地的,培養了許多死忠讀者。綜合來說,我們對台灣的社會環境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。馬來西亞華人的祖先和台灣一樣早期是從中國移民過來的,和台灣在血統、語言、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共同點。此外,台灣的教育資源相當豐富,而且資訊取得也相對容易,是個適合學習發展的平台。

 404969_551202378237011_140000786_n    

(2013年新山寬柔中學百年校慶)

(三)是華僑還是華人?
維基百科 - 『華僑:中國將華僑定義為:尚未加入外籍的中國公民,但長期居於國外;包括已取得居住國永久居民身份者。此類人仍保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,仍然受到國籍國法律保護。台灣則將華僑全部歸類為僑居國外(不含大陸、香港、澳門地區),具有或有權利擁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國民。』

馬來西亞留學生大部分是依循僑委會的入學管道,名義上是以「僑生」身份居留。但實際上,「僑」一般指的是「暫居」或「寄居」的意思,所以「華僑」指的是「暫時寄居在海外的華人」,「僑居地」指的是「華僑暫時寄居的所在地」,而「僑生」則理所當然指的是「返回祖國就學的華僑子弟」。但問題來了,馬來西亞華僑移居當地少說也有百年以上的歷史,換言之,現階段的所有馬來西亞「華僑」早已落地生根成為入籍當地的永久居民了。大馬留台生並非歷史上中華民國「僑居」在外者,而是與台灣華人(漢族)相同位份的「馬來西亞華人」(漢族)。

『補充:另外,在名義上,僑生和外籍生的身份,也可以說是申請管道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。僑生,是指除了中國大陸和台灣之外的華裔,也就是大部分馬來西亞獨中生來台留學所使用的身份,透過海外聯招會填志願依成績分發;而外籍生則是自己對學校進行申請。一般上大多數人都會以「僑生」身份申請台灣的大學,學費和福利相對來說比較便宜,當初以外籍生申請是為了台灣獎學金。但來台灣留學只能選擇一種身份,所以要想清楚噢!』

 149  

(四)為什麼你們說中文會有口音?
這個道理就跟美式英文、英式英文和澳洲英文一樣,因為生活環境不同,而有不同的用法及腔調。就好像大陸腔和台灣腔的差別,大馬華人以廣東、福建的移民居多,容易被方言語調影響,一句話參雜了不同語言,進而衍生了許多獨創的詞彙。如:台灣人說「幹嘛?」,大馬人說「做麼?」;台灣人說「洗澡」,大馬人習慣說「沖涼」等等。

 

看完了這篇,對馬來西亞留台生有更加了解一點了嗎?
下篇,會還繼續介紹關於台灣與馬來西亞的生活文化差異!
以下也開放大家提問關於留台生活或馬台文化差異的大小事噢~

 

文章標籤

jeanpang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